十七岁
两个十七岁的少年,一个来自农村,另一个是城市里穷人的孩子,两个人为了一辆变速越野自行车,干上了。这是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故事。这部电影之所以受到诸多闷骚达人的喜爱,完全是因为片名起得很考究,首先单车这个词就很浪漫,试想一下,如果改成“十七岁的自行车”、“十七岁的电瓶车”或者“十七岁的人力三轮车”,那顶多是部古惑仔版的“骆驼祥子”,意境不堪设想,其次,十七岁这个年龄很令人心动,试想一下,如果改成“二十七岁的单车”、“四十七岁的单车”或者“八十七岁的单车”,即使单车再浪漫,但前缀的年龄要么很浪,要么很慢,就是不会既浪又漫。所以一看这个讨巧的片名,就知道这是一部装B的好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这部电影,我们除了看到了两个十七岁的男孩之外,还有人看到了十七岁的矛盾,十七岁的彷徨,十七岁的生活,十七岁的爱情,以及十七岁的人对现实的懵懂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认识。一句话,电影说的是十七岁的青春。无论是《十七岁的单车》还是《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无论是《寂寞的十七岁》还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身处这年龄段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憋屈,好像刚刚不情愿地加入了黑社会,又好像即将诉说人生的第一次表白,青涩中透着闷骚,混乱里难掩明艳,妥协伴着反抗,痛苦附和甜蜜,躁动不安时还要爆发一次小宇宙。这种景致让我很郁闷,回想我十七岁的时候,既没有想过干掉哪个看不顺眼的同学,也没想过和老爸打一架然后离家出走,偷偷喜欢过几年的一个女孩,不但不在一个班,还从来没说过一句话。看看别人再想想自己,我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么大。
那个时候的我白活了,现在的小朋友却没有。去年某天,我穷极无聊建了一个QQ群,叫“我们都是没人要的孩子”,又建了一个百度贴吧,也叫“我们都是没人要的孩子”,跟着贴吧衍生了一个百度圈子,还是叫“我们都是没人要的孩子”。这个名字当初横空出世的时候曾经招惹非议,有人说“自作自受了吧,现在没人要了吧”,有人说“还孩子呢,你都孩子他爹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想我年过三旬,且月收入高达800多块,既不是孩子,而且很多人抢着要我,这个名字显然不符合我高贵的身份。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就是要故意恶心人,男的装女的,老的装小的,都是本人独家掌控的恶心人的秘诀,而且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优秀的名字,透着一股自怨自艾的自恋劲。
本来建QQ群和百度贴吧、圈子的目的,是为了让经常往来的博友有个闲扯的平台,结果平台有了,却几乎没有打理过,QQ群里没什么人说话,贴吧没什么人发贴,但是加入者却是纷至沓来,群里面有50多个人,圈子里呢,到今天为止,有636个人。中国人多,这一事实再次得到印证。
什么人会加入这个群或者这个圈子呢?以前我一直不得要领,前晚我在加班,群里有人发言,我搀和了两句,发现其中一个居然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当我表示惊讶的时候,小女孩说“不要看不起小朋友好不好,不允许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精英有头脑啦?”我说到代沟这个词时,她说代沟不是借口,“其实,我们17岁并不单纯……”我马上愁眉苦脸地告诉她,她不单纯,可是我很单纯,这代沟到底还是存在的。
翻看了一下圈子里很多人的资料和空间,很多果然是十多岁的“孩子”,很多果然是自以为“没人要的”,他们的博客除了令人肝肠寸断的图片外,分为四类文字,第一类是看不懂的符号,第二类是繁体字,第三类是日文、韩文、坦桑尼亚文、火星文等外国文字,第四类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文字,最后这类文字让我尤为震惊,想不到在GDP每年增长两位数的大好形势下,还有这么多小朋友过着和李清照那个时期一样悲惨的生活,我代表温总深表痛心。
联想到在我十多岁的时候,其实脑子里也有一些莫名的想法,虽然那些想法既不暴戾也不绮丽,但周遭的人和物,有让我横眉冷对的,也有让我俯首捡钱的。记得读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早读课我严肃地问同桌:“你觉得我城府深不深?”对方轻蔑地瞥了我一眼,说:“操,你还有城府啊!”我露出了蒙娜丽莎一样的神秘笑容,意味深长地说:“不怕告诉你,其实我城府很深的。”话音未落,同桌就活活笑死了,他就不幸成了我这辈子弄死的第一个人。我的意思是说,十多岁的孩子脑子里有很多胡乱的念头,但长大后再回看,其实大多是些文不对题的臆想,正如陈凯歌同学所说的那样,当你们相信对这个世界已经相当重要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才准备原谅你们的幼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