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油价暴涨最大幕后推手
国际油价从今年1月2日突破每桶100美元,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又击穿了140美元大关,今天又创造了新纪录。我们对油价每一次自以为大胆的极限猜想,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很快被甩到了背后,这一段时间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两天世界石油大会在西班牙召开,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会上吵作一团,他们都竭力否认自己就是推高油价的始作俑者,那到底是谁制造了高油价呢?为了寻找答案,我们展开了一场跨越大洋的对话,来揭开油价大赌局的面纱。
谁在制造高油价?谁才是油价暴涨半年最大幕后推手?
2008年6月6号,端午节,中国股市休市,可是远隔万里的纽约商品交易所,正在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一场激烈的多空对决正在打响。许多交易员手里攥着大量买进的单据,原油期货成交价格不断被推高,短短几个小时,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了10美元,一举登上了每桶139美元的历史高位。
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的一名资深交易员这样描绘当时的情形。
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员约瑟夫•马绍尔:“我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员,我为福四通期货公司和高盛工作很多年了,我按照客户的命令下单,比如买入100手7月份的原油,我在现场要使劲喊价,谁喊得声音大,谁就有可能抢先下单,这个市场看起来很疯狂,其实是很有秩序的,6月6号是个星期五,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交易日,因为大涨了近11美元,前一个交易日也就是星期四,下跌到了122、123美元,6月6号一开盘就大涨4美元,5美元,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性买盘,油价一下涨到了129美元,然后突破130美元,这对我们来说太意外了,没人见过那么大的涨幅。”
油价为什么会如此疯涨呢?面对这个疑问,每天为全球交易商评估石油价格的美国普氏能源资讯公司的研究人员??华大威这样解释。
普氏能源资讯中国能源市场高级总监华大威:“我看那个全球的原油价格维持很高的水平有几个因素在里面,第一个在这个需求方面,近几年以来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这个需求成长力很高,那么因为这个供给不足所以就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因为过去90年代价格比较低,那个时候厂家他们对这个炼油的新产能的投资不够,就造成一种瓶颈的问题,所以说现在虽然这个需求成长的很快,但是这个供应不足,就那个造成一种需求和供给的缺口。”
华大威把供求不足当做油价上涨首要因素,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字显示,每天全球需要原油86.7万桶,而供应是86.6万桶,比需求少了1千桶,审视华大威的解释,记者在疑惑,每天1000桶石油的缺口,真的可以导致油价半年大涨40%吗?来自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高级分析师霍德•伟登也给出了四大因素。
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霍德•伟登:“供应,需求,炒作,还有美元,这四大因素,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元,一段时间以来,美元在持续走低,事实上从2000年至今,美元贬值了50%了,美元贬值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油价,不仅是石油,全世界其他用美元计价的商品都在涨价。”
审视霍德•伟登的答案,记者发现,自从2002年以来,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贬值超过了30%,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产品理应上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3年9月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400%,美元贬值和油价的上涨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看到了,油价向前猛冲,刺激了全世界的经济神经,所有的国家都在担心一个可怕的字眼,通货膨胀,所有的股市也都跟着瑟瑟发抖,前面华大威和霍德•伟登两位的分析,把石油涨价归结于供需失衡和美元贬值,但这些似乎并不是油价上涨的全部谜底,那么,谁才是油价暴涨半年的最大幕后推手呢?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告诉了记者另外一个答案。
威廉•恩道尔,来自德国,是《石油战争》一书的作者,因为大胆剖析了战争、石油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种种关系,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他在接受记者越洋电话采访的时候,明确指出原油期货市场的种种金融炒作是油价疯涨最大的推手。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无法控制的炒作,主要就是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市场,几年前美国曾经通过一项规定,允许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不受美国的监管,从那以后,油价就从60美元直线上涨到了135,将近140美元,油价上涨70%的因素都是金融炒作。”
恩道尔指出的金融炒作是怎样推高油价的呢?詹姆斯•波尔,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的资深能源分析师,20多年来一直研究原油期货交易,他在越洋电话中告诉记者,有大量的资金集结在纽约商品期货市场,背后有几只看不见的手正在以极大的能量推高油价。
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资深分析师詹姆斯•波尔:“没人知道这个市场里到底有多少资金,据我所知,大约有800支基金集结在原油期货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大得惊人,说起基金,可能许多人不太了解,基金就是不管市场走势如何,对它们来说最高兴的就是买进卖出从中渔利,当然我们也不能把高油价全部归罪于这些基金,目前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市场波动剧烈,给他们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从2007年开始,纽约、芝加哥、伦敦的商品交易市场都迎来了大牛市,过去的一年,大约有超过2600亿美元的基金涌入了商品交易市场,和2003年牛市初期相比,增长了近20倍,这其中至少有一半资金,也就是1300亿美元转战在原油期货品种上,记者比较了一下,这大约相当于北京市2007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主要就是那些美国银行,它们因为次贷危机陷入了很深的困境,另外就是对冲基金,目前的油价已经不再受到供需双方的控制,比如沙特阿拉伯、伊朗这样的生产大国,或者中国、日本这样的石油需求大国,它主要被期货市场控制了,像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或者伦敦商品交易所。”
恩道尔指出,美国那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在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正是他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价上涨。
各路资本竞相豪赌油价,油价暴涨真正幕后推手如何在原油期货市场行风作浪
《石油战争》的作者、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告诉大家,油价暴涨真正的幕后推手,是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这样一些国际资本巨头,以及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借着石油供应紧张、美元贬值这些消息和题材,它们又是如何在原油期货市场上行风作浪,翻云覆雨的?来了解一些幕后的情况。
谭雅玲,来自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她告诉记者次贷危机让美国的四大投资银行损失惨重,商品期货市场成了它们的避风港。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短期大家的这个投资目光,或者风险规避都到了资源板块,而资源板块炒作氛围最大,或者获利空间最足的,可能就是石油。”
在这一轮石油行情中,高盛集团的异样表现特别引人关注。
谭雅玲:“那么如果从高盛的角度来看,它和美林在中国引起的关注是比较大,相对于美林它是在金融资产类板块占据比较多,而相对于高盛是在资源类板块占据比较多,所以从六大投行的损益状况来看,高盛的这个盈利,相对来讲比其他几家同行要做的好得多,而我们从近两年,能够看到高盛对石油价格的预期,都是站在其他所有投资机构的前列,那么,这样一点可能应该引起我们关注。”
如今的高盛被称为“预言大师”,因为去年年中,当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涨到每桶60美元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达到
了顶峰,一致看跌,但是高盛却大胆放言,年底油价将达到95美元,而今年年初油价将涨到105美元,油价破百的预言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今年油价的走势和高盛的预言十分吻合,难怪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詹姆斯波尔说??高盛既是预测家,也是实际的参与者,他们正在“自导自演”一出高油价的行情。
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资深分析师詹姆斯•波尔:“有些基金,我就不提名字了,确实是,它们对油价的预测总是那么准,大型的基金像高盛,还有摩根斯坦利总是做这样的预测,摩根斯坦利不久前还说过油价飙升的预言,与其说它们预测得准,不如说是它们为了自身利益操纵了市场,不过,如果这样说,它们还会为自己辩解,预测油价的是它们的研究分部,和能源基金是两码事。”
除了四大投资银行,各种基金也在原油期货市场上推波助澜。
一是对冲基金,领头的就是曾经在亚洲掀起金融风暴的乔治•索罗斯,被称为投资天才的索罗斯旗下经营5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其中大量基金战斗在纽约商品交易市场;
另一种是专门的石油基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肯斯,从油井起家发迹的皮肯斯被誉为“油神”,他率领旗下的BP资金公司呼风唤雨,搏击油市,从2004年起,皮肯斯一直看高油价,是期货市场上典型的“做多派”;
还有一种是退休基金和保险基金,2002年以来,它们成为商品期货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此外就是个人投资者,他们通过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和商品个人储蓄账户进入市场,其中的个人储蓄账户还是英国金融机构专门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总之热钱不分国别,来自世界各地。
各路资本竞相豪赌油价,难怪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卡尔•拉文曾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油价突破100美元没有正当理由,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投机的天堂、贪欲的狂欢节。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局长盖尔•鲁索也认为,从供求状况分析,油价每桶90美元比较合理,超过90美元,都是过分投机行为的结果,难道全球经济都要为资本巨头的过度投机来买单吗?全世界都在为这个问题担心。
魏东,美国福四通期货经纪公司在北京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天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全世界的石油、黄金价格都要看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脸色行事,尽管期货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定价,透明公开,但是少不了也会成为一些投机者的工具,一些不正常的交易时有发生。
美国福四通集团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魏东:“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它之间的纽带是通过它的交割制度,但现在美国的市场上,的的确确出现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在临近交割的时候有难以聚合的现象,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里面有投机的过度的成分。”
美国国会近期就高油价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英国石油在内的石油巨头以及基金巨头都被叫去质询,6月3号索罗斯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回答关于能源价格投机的质询时说,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吹大了油价“泡沫”,美国国会还委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市场不正常的交易进行调查,但是调查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迟迟没有结果。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我觉得我们不能指望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来抑制高油价,目前美国国会内部争论非常激烈,美国现任财政部长是华尔街的代言人,保尔森上周曾经说目前高油价不是因为炒作,主要还是供需缺口大,我觉得他这是在帮它的老东家高盛公司推卸责任,但这不是事实,所以尽管目前美国国内和国际有很多压力,但是美国不会采取什么有力措施来抑制油价上涨。”
战火因石油而燃起
资本追逐利润,这个天性决定了那些国际巨头绝不会放慢炒做油价的脚步,这场没有硝烟的石油金融战背后,博弈各方拿着期货合约,暗中展开了较量,而历史上,一次次战火因为石油而燃起,正应了一句话,石油多的地方,战争就多,眼前最好的例证就是中东,那里蕴藏了全球80%的可以开采石油,但那里也是二战后全世界最不平静的地方,从1980年两伊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再到绵延不绝的黎以冲突,都闪现着石油的阴影。
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说到,近一百多年来的世界现代史就是一部石油竞争的历史。石油政治正在决定世界新秩序。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如果你回看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候石油开始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商品,农业,运输,工业,样样离不开石油,我们过去100年就是靠石油在发展经济,过去100年的战争史基本就是围绕石油的争夺,当然不是所有的战争,首先是一战,英国和德国之间,德国要修一条直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铁路,当时从中东到欧洲的海上运输路线被英国海军控制着。”
威廉•恩道尔向记者这样描绘石油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先发制人的德国人坐着烧煤的火车,推进到了距巴黎仅四十英里的马恩河,法军征用了3000多辆烧油的出租车,满载士兵冲向前线,结束了德国的攻势。德国人始终闹不懂的是,巴黎到马恩河当时只有一条铁路,怎么一下子运来了这么多的军队。
后来的德黑兰海战中,按照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邱吉尔的建议转用石油做燃料的英国舰队,挫败了烧煤的德国舰队,也挫败了德国的最后希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夺取到足够的石油,斯大林格勒的命运很可能被改写,但德国人输了,因为在进攻斯大林格勒之前,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就已经没有油了。
1941年,美国、英国与荷兰决定减少对日本的90%的石油供应,而这正成了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一个动因,受到美国石油禁运而只剩最后三个月石油储备的日本孤注一掷。而对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威廉•恩道尔认为,这同样是一场与石油有关的战争。
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作者威廉•恩道尔:“伊拉克战争当然也是为了石油,美国控制石油,所以回顾20世纪就是一部石油战争史。”
曾为美国政府效力多年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肯定知道,他的回忆录《动荡时代》会引来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格老的“江湖地位”,更是因为他在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布什政府发动伊战的根本原因???石油。2007年,他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而那时候,油价只有80美元一桶。
“如果你说美国出兵伊拉克就是为了有更多的石油,那有人就该问了,那我们为什么油价还80美元那么高?”
“您的观点是如我们不出兵伊拉克那么我们现在的油价就该到每桶130美元、140美元一桶了,是这样吗?”
“对,没错。”
“您确定吗?”
“当然,这就是打击萨达姆的目的。”
其实,早在布什就职初期,2001年4月的白宫内阁会议就已做出这样的决议:“由于伊拉克对石油市场可能有不安定的影响,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风险,因而军事干预是必须的。”
对此,在伊战之前,美国的《民族》杂志便已直截了当地指出:“对伊拉克战争是以士兵和国民的生命、鲜血为担保的石油战争。”
虽然布什一再否认伊战有经济企图,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却坚信,出兵伊拉克意在石油。只不过,此前还很少有像格林斯潘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如此开门见山,而他本人也是一反昔日在美联储的含蓄。
其实,布什政府与能源业的密切联系也一直引人关注,布什从小就浸泡在得克萨斯州石油勘探文化的氛围中,他本人也曾开过石油公司;副总统切尼在进白宫前是哈利伯顿石油公司的CEO;而其他一些实力派人物,如赖斯、来自安然公司的前陆军部长托马斯•怀特、前商务部长埃文斯等都具有深厚的能源背景。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这里面也有一个不同的党派执政的时候有个政策因素,因为共和党的话,一个是富有者阶层,特别是石油家族代表居多,他的上台以后,就是至少是默认油价的一个高增长的这样的一个态势。”
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了6倍,高涨的油价给得州的能源巨头带来滚滚财源,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营业利润从6年前的300亿美元猛增到2000多亿美元,美国石油公司拿走了伊拉克大部分的油田开采权,哈里伯顿公司的总部甚至打算迁入这个目前仍然战火纷飞的国家。
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石油危机如今又近在眼前,节节攀升的油价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似乎谁也控制不了,那究竟有没有办法让疯狂的石油价格回到它应有的轨道,关于这场石油的战争,明天还将继续报道,您将看到一场更为精彩也更为凶险的博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