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埋藏地下的男女*体军阵(图)
本帖最后由 下沙热线 于 2011-3-2 10:04 编辑导读: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西安市高陵县、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交界的渭河北岸五陵塬的二阶台地上,西依厚土台塬,南北俯瞰渭泾河川(泾渭分明),是绵延36公里、气势恢宏的西汉九陵之东首。以前西安机场专用高速和机场高速那两条高速没有修好之前,每每开车去机场-走机场专用线,总能穿过汉阳陵。
景帝刘启,高祖刘邦之孙、武帝刘彻之父。汉景帝在他在位的17年里,对内“无为而治”、“与民生息”,平定“七国之乱”;对外“和亲匈奴”,维护国家安定,使西汉王朝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富足,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他与父亲汉文帝开创的“文景之治”,成为治国安邦的黄金时代。这种太平美好的和乐景象在景帝入葬的阳陵里也得到了体现。 (下图为汉阳陵南门外景)
帝陵陵园南门阙是目前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
汉阳陵裸俑中男俑一般高56~62厘米,女俑高约53厘米(景帝继承了父亲文帝的勤俭政策,在自己陵园的修建上依然遵循)是真人的三分之一,身体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细部的塑绘极其精致:男阳、女阴、肚脐、窍孔无不齐备。裸俑为*体缺臂状,色如真人,颜面和身体为橙红色,头发、须眉、瞳仁则是黑色。
考古专家指出,这些通体彩绘的陶俑在入葬时穿着衣服且有木质的可活动胳臂。由于埋藏久远,出土时,衣饰、木臂皆腐朽脱落了。这些陶俑采用写实手法,比例合度,肌肉骨骼具有质感,形象刻画细腻传神,被誉为“东方的太阳神和维纳斯”。
特别要指出的是:秦俑属军事性质,全为各个兵种的男性将士,而阳陵既有武士俑,又有文官吏俑,既有男俑,又有女俑。
这些陶俑,充分反映了秦汉时期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特有的“以形写实”的典范。如果没有早它100年的兵马俑,那么这些*体俑是不是早就让世界瞩目了呢?目前,已探明的陪葬坑有81座。预计可出土陶俑近10万个。在已清理出的第6、第8号俑坑中,发现了大量*体陶俑,男性阳具和女性阴部十分显露,一时在古城西安成为热门话题。
汉阳陵出土的裸俑,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均是一个突破。西汉时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非常自由,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这一点应与楚风有十分相似之处。他们对人的身体的认识由原来的羞涩到直接地表达,可以说是汉代人求实求真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汉阳陵裸俑是在秦俑艺术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应该说,它所达到的造诣比以前又有发展进步,技艺有所提高。他们是汉代工匠们以汉军、宫廷中的宦者、侍女为蓝本,以写意的手法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更为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这是还原当时埋葬前穿衣的样子~大家看出不同了吗?左起女人、太监和男人~嘿嘿~分的很详细哦~
位于帝陵东南、后陵正南的南区从葬坑和帝陵西北的北区从葬坑,分别占地96000平方米。 90年-97年,先后对南区的14座坑进行了部分试掘或整体发掘,这些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可能与西汉时期的"南军"、"北军"有一定关系。
这些裸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且*体上是要穿衣服的,可以遮挡,但是工匠们没有因此而简化工艺,他们利用普通的泥土,创作出数以万计的陶俑,根据不同的表情、神态、姿势等,反映出他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精神面貌和心里活动。其中对陶俑头部的刻划尤为传神,脸庞有圆、长、阔、椭等形状。陶俑身体的塑造也可谓详略得当,生动逼真。 陵园从葬坑发掘出的二百多件女骑兵武士俑,所骑马为木制,俑身着朱红色木质铠甲,头梳盘髻,面容清秀娇美,骑马挎剑,英姿飒爽。使人不禁想起民间广为传诵的南北朝时期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但比花木兰要早二三百年。
汉阳陵陶塑动物主要有马、牛、羊、狗、猪、鸡等,这些动物俑栩栩如生、种类繁多、制作工艺讲究、极富生活情趣。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古人的智慧!
这是18号坑的场景~陶塑动物数量之大、造型之美,是前所未见的。
汉阳陵博物馆天马去过两次。整个地下王陵都采用了边考古挖掘,游人边参观的手法。建议恐高的人要小心哦,因为到这里参观的话,都要站在透明的玻璃上看2000多年前的场景,嘿嘿~
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一个秦始皇兵马俑的陪葬坑、景帝的*体出土俑已经“当惊世界殊”,那么当秦始皇陵、乾陵(武则天)真正露出真容时,这个世界将会是何等疯狂? 生殖器方面有待提高。 学习 银荡的咕噜 哦这个就是始作俑者吗 古墓?? 顶礼膜拜啊 顶礼膜拜啊 强悍啊,哈哈 厉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