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林的公司里停放着好几辆轿车,平常外出办事他不在乎坐什么车,但到“大地方”、“大场面”抛头露面时,他必定要选那辆擦得铮亮的“宝马”车。秦林英说: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却不是养猪强国,非要有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加入进来才有希望。我的“宝马”车就是一个“猪倌”的广告,它告诉大家,养猪也有出息,也能致富! 3 ~3 H- V$ q9 }) i1 Z/ S) v
1 r! c3 ]% ^# n0 w" @6 | 秦英林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当 选者。他经营的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是由7个分公司组成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上亿元资产,年产20万头猪。他开发的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液体饲喂技术、猪舍自动控温技术等,在世界都处于一流领先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他是中国养猪业的领跑人之一。 3 G1 |6 L, {+ e5 a+ |1 W
3 Q5 {4 U+ H2 K: m0 K
“除了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资金发生困难外,创业路上我没遇到太多的困难。如果有的话,还是观念转变的痛苦,趟过这条河,前面就是一片天。”秦英林说。 ) Z2 p9 L& E' C
) B+ a0 w) n9 M+ K: k' E 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祖辈都是农民。1985年,他考进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89年毕业,分配到南阳市一家食品公司工作。1990年结婚,“过起了许多农村娃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 5 D+ X2 Q% X0 u' |3 l" `
! G( O" q+ e7 @ 开始时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上班坐办公室,一切按部就班。但时间久了,秦英林的心里没着没落的。干的与学的关系不大,自己刻苦学习为了什么?
2 J# ]. t" ?/ g7 T9 m6 I* Q
% F0 Y. l1 t, I5 G 他的脑海中总是闪现1982年夏天的那一幕:为了摆脱贫困,父亲用全部积蓄800元买了20头猪饲养,可缺乏防疫知识,结果20头猪死了19头。 & U) u. w* O$ ^8 q. S
% M6 l! T6 U8 I- \ a
像父亲这样的农民在农村不知有多少,为什么不利用自己所学,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呢?秦英林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但他还是犹豫了3年。 ( a! f1 S7 [$ v( L6 d
7 O3 Q5 o* ?3 Q- X$ e8 J' E
这3年里,秦英林为南阳的几个朋友设计猪舍、调配饲料,小试牛刀就得到大家的赞赏。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坚定了回乡养猪的信心。1992年秋,他辞职与妻子一起回到家乡河西村,开始了“猪倌”生涯。
- u# `: |/ s+ x- M# [
5 _! B& t/ n1 n 回来后,周围是一片反对声。同学说,咱农村孩子闯进城里不容易,丢了“铁饭碗”你肯定要后悔;父亲说,咱农村是个人都会养猪,谁要你这个大学生来逞能! / [$ U( Y: h( ]- F9 H) j$ J
2 ~5 `; Z: w+ ^5 ^8 ] 但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秦英林的信念。为筹建万头猪场,他向家人和朋友借了3.1万元。白天黑夜他都住在用玉米秆搭起的小窝棚里,打井、架电线、建水塔,样样都干。他还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砖拱结构的猪舍,使造价降低了90%。 9 `0 |2 `' m- r- ^3 P+ @. g1 n
5 ~; [: d8 V' c( U" X
1993年6月,秦英林从郑州和南阳买来22头良种猪,梦寐以求的事业起步了!乡亲们马上就发现,大学生养猪与农民养猪的确不同。秦英林招聘的饲养员都是职高毕业生,他还经常给他们上课;他有一套隔离和防疫制度,一般人不能接近猪舍;他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猪一天能长1公斤肉;给猪做肠道切除手术,他用手把猪粪掏出来;从国内到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养猪场、兽医站和实验室,他四处学习…… : [; N* f8 U! X: R2 T8 R1 U6 g; h
& R4 j. M( x# F8 g2 z9 e6 q+ y 秦英林的事业迅速壮大,创业第4年,他的资产就达到400万元。随后,他主持了国家级星火项目———瘦肉型猪的产业化开发,年创社会效益上亿元,使数千人就业。 0 Q2 c$ `3 I6 M% O5 B6 ~6 H+ C
2 s) X6 s6 B0 o8 a2 Y A/ y “真没想到,养猪有这么大的学问。”看到秦英林的猪场,猪哺乳、育肥、死亡率都比发达国家的猪场业绩突出,乡亲们的养猪热情空前高涨,跟秦英林学习的超过3000人。100多期无偿培训班,免费发放上万份资料,帮助兴建改建十多个养猪场,秦英林很快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养猪致富的“领袖”。
- W/ G; [8 X2 i $ Q( Y% |7 r$ l. Z* K1 ?
“作为一个学农的人,与那些宁愿在城里租房子找工作也不愿来农村的人相比,这几年我没白活。”秦英林感叹着说,“其实,基层的发展机会多得很,农村更渴望大学生,只要踏踏实实地干,永远都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