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密密麻麻的广告中寻找可用的信息 当下,正是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活动、招聘会进行阶段。即将求职的大学生们的花费明显增多,做简历,置办面试服装,甚至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好了红包,准备送给面试单位…… “找工作这段时间花掉的钱,可能未来自己工作一年都赚不来。”一位高校大四学生不无忧虑,为找工作之难而头疼,为了找工作,同学们可谓花招百出。昨日,记者走进长春部分高校,走近这些即将面对求职难题的学子们。 简历制作 修改证书编号为自己添“彩”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春师范学院内学生寝室楼下的商业区,共有8家复印社,常有学生进出。走进其中一家复印社,里面有三台电脑打印机,每台机器旁边都围着四五名学生,在复印社的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简历,有“精装”的,还有“简装”的,上面标注价格20元至50元不等。 “帮我把这张证书打印三份,上面的名字改成张某某,顺便把证书编号也改一下。”一位学生同工作人员说。记者走近细看,证书上面写的是,某学院学生会主席的正式聘书,以及一张三好学生的证书。 午休时间,还有几位学生排队等候打印简历。该复印社的工作人员边吃饭边对记者说:“每年这个时候,也就是招聘会前期,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我每天要做二十几份简历,其中包括改简历中的成绩单,修改证书名字、编号,在简历上做些手脚,添点‘彩’也都是普遍现象。” - F% M( W0 c" O5 [; h
心存侥幸想办理四级成绩单 昨日记者还来到长春大学,走进校园,在校园的宣传板及各寝室楼下,都张贴着校园小广告,其中关于办四六级英语等级成绩单的广告占多数。 在一个寝室楼下的宣传栏上,一共有11个广告,其中7份是关于办理四六级成绩单的。 “我一共考了四次英语四级都没过去,听以前毕业的学生说,英语四级是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线’,现在只能想办法做个假的,先应付一下。”记者回头,看到一位同学正在用手机记录上面的电话号码。 “被用人单位发现了怎么办?”“那就要看‘点儿’高‘点儿’低了,万一招聘单位不去查,我们就‘捡着’了。”该同学头也没抬自然地说道。 一个学校冒出多个学生会主席 昨日,长春某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李女士说:“现在大学生简历里普遍‘注水’,学生干部、优秀学生、高成绩的学生太多了。去年我们去一个学校招聘,收上来10份简历,6份简历中写的是学生会主席,结果去学校查,只有一份是真的。这都是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印象分。” 另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说:“从另一个角度讲,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生诚信问题。我们每次招聘条件中都有要求,如果发现简历里掺假信息,录取后也将立刻辞退。”
$ i5 ^9 L& G/ S: g) S准备红包 家里汇一万准备打点面试人员 李刚隔壁寝室的一位同学尹航(化名),家里在松原市经营一家饭店。“我爸妈最大的理想就是让我在省城找个工作。但是因为我家不是本地的,在这儿没什么‘关系’,所以父母告诉我,找工作时要会来点‘事儿’,有必要时要送红包。”尹航说。 尹航一周前就跟家里说下周要参加一个招聘会,父母给尹航打过来1万元钱。 记者在尹航的桌子上看到5个信封,尹航告诉记者:“参加招聘会那天,他会将这1万元钱分成5个红包,到时候见机行事,有必要时给考官递上去。” 另类特长 练喝酒是为了工作需要 会喝酒和会开车已成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两项“技能”了。现在无论是招聘方还是应聘者,都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实际”。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无论男女,“是否会喝酒”已成为招聘单位的面试问题之一。 昨日,记者在吉林大学一家校园驾校了解到,从进入7月,新学年开始后,多数报名考驾驶证的都是大四学生。“他们这个阶段课程少,而且,马上步入社会,觉得会开车也是一个特长。”该驾校负责人说。 另外,现在很多大学男生喝酒的一个借口就是以后工作需要应酬。“现在不都说,上班以后,主要是人际交往。喝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现在就得练练。”该驾校正等待练车的一位大四男生说。
$ m7 A) U6 F4 X& S" |& G不惜成本 “生活费都比平时多一到两倍” 为迎接就业招聘,大四学生在这阶段做着各式各样的准备,现在他们的求职成本如何?“我平时生活费就700多元,现在为了能找个好工作,买衣服、做简历,再加上吃几顿散伙饭,这三个月生活费平均每月都2000多元。”李刚的同学小张说。 “那可不,我们班级几个同学算计过。9月、10月生活费都比平时多一到两倍。”李刚另一位室友接过话来说,“我妈都给我算账了,说这个月也得2000元。不过,家长对找工作这方面花销都很支持。” 专家观点 盲目做表面文章 与不良风气有关 “现在很多毕业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而是盲目地做一些表面文章。这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昨日,上海市高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谭征分析,现在一些大四应届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时,就像是来走走过场,投几个简历,并没好好总结一下自己,将自己真才实料的部分展现出来。同时,这也是诚信缺乏的一种表现。 谭征说,他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招聘会组委会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旧只是以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作为应聘的标准,而不是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努力使自己适应工作,因而处处碰壁,这与学校的引导也有一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