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
做好家庭财务这本账:教孩子处理好“钱”和“人”的关系9 }' X- D" r3 D
在《治家》篇中,颜之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一个家庭在财物金钱的使用上要适度,不可奢侈也不可吝啬,不可过于宽松,也不可失之严苛。0 `5 Y/ z7 [2 L1 h' r. r/ n# @
前面我说过,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士族基本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体,这种家庭只要调度得当,不懒惰不浪费,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丰衣足食。颜之推有一段话,将这种家庭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描绘得非常经典,他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百姓生存的根本,关键在于种植谷物以解决吃的问题,种桑纺麻以解决穿的问题。蔬菜水果的蓄积,依赖于果园菜圃的生产;鸡肉、猪肉等佳肴美味,来源于鸡窝猪圈中的饲养。以至房屋器具、柴草脂烛,没有一样不是种植生产出来的物品。凡能守住家业的人,无需出门,维持生计的各种必需品也已齐备,只不过家中没有盐井罢了。如今北方的风俗,大多能做到力行俭省,以保障衣食之需;江南地区的风俗则奢侈浪费,在节俭持家方面大多不及北方。)2 @3 I9 K3 K6 k! E: p
那时北方简朴而江南奢侈,现在全中国都物质极大丰富,货币量和生活物资都很充足,人们不缺钱,更不会买不到东西。所以,相比于物质较为匮乏的古代,颜之推提出的如何管理钱财的问题,反而对当下更有参考意义。
, Y- s+ j& T: S不恰当的管理钱财,会有什么麻烦呢?颜之推举了几个例子,阐述如果治家失度,管理不善,僮仆懒惰,家人浪费,就会带来一系列恶果:有的治家过于严苛,结果被妻妾买来的刺客杀死,或者死后兄弟争财而互相残杀;有的是对僮仆、妻子过于宽松,使得他们敢于克扣施予,中饱私囊,而得罪宾客、乡党。* O! {) i7 p; Y0 i: t2 Y
当今社会的家庭状况跟魏晋南北朝当然已经大不相同,现在大多是核心小家庭,大家族、几世同堂已不多见了,一般家庭更没有僮仆的问题。但颜之推所提到的事件,在当今换个面目仍会出现,为了钱财夫妻反目、兄弟阋墙的事件层出不穷;保姆与雇主之间的纠纷也常见诸于家长里短和报章。
0 ]/ O) V ~" k3 k7 X g, A所以,颜之推对家庭经济管理所提出的原则仍然有参考价值,比如说,他所提出的“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原则,即使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持家待客应当遵循的尺度。结合《颜氏家训》中的论断,这个尺度的基础就是要做好四点:
' i j, R5 G1 r2 C c第一,要勤俭持家。
. f% _. f2 |" M* h第二,要适度消费。
$ x" l6 A2 s7 z' N+ i第三,金钱观要正确,注重回报社会。
" J C8 _5 y' F4 K6 m' D8 K. x第四,不做守财奴,处理好钱与人的关系。) |3 [" q8 h* G( I; W4 s
第一点没有太多话好讲,勤俭持家,是中国人经常说也经常琢磨的道理。“勤”和“俭”相辅相成,“勤”是努力工作,为自己的生活换来必要的经济基础;“俭”是控制预算,不要虚荣铺张、超前消费,更不能浪费无度,把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 W! X N& L5 ^5 _" y第二点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就有点不太好理解。中国人讲勤俭节约,这没有错,今天也还适用,但是如果强调得过分,就会产生很多弊端,尤其在今天这种社交频繁、重视消费的社会里,会更显得不合时宜。5 Y4 e" e) `4 F6 w3 Q% Z
颜之推不提倡一味的节俭。他在书中讲了个有趣的故事:南阳有个富翁,很吝啬,女婿上门时设宴招待,只是一小杯酒几小块肉,那女婿气不过,一口气把酒肉都消灭掉了。富翁很惊诧,再上了一点小菜,又被女婿吃光。事后富翁骂女儿说,你丈夫这么能吃能喝,怪不得你家里穷。这个喜剧的结尾是个悲剧,富翁死后,儿子们为了分财产闹出了人命。
. g: z% l: ]0 a* |8 G4 ^; c/ Z在家庭经济许可的基础上,该消费的就要消费。俭省过度,在今天看来并非美德,它不仅有碍社会财富的流通,也有损我们自己的生活品质。持家、理财当然以节约不浪费为原则,但不可把钱财看得太重,捏得太死。要做到“俭而不吝”,即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该花的就要花,不要仅仅为了省钱而不顾日常生活质量,否则就是“吝啬”,而不是“节俭”。古人说:“钱者,泉也。”今人把钱叫做“通货”“动产”,如果钱一味地积蓄而不保持流通,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社会的经济也就发展不起来了。! K6 s: F) t7 S }' p
第三点,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就是不可把钱财看得太重,尤其是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朋友、接济亲人、捐赠弱势人群,都不可舍不得,否则就会因为吝啬而显得没有同情心,也无助于社会的和谐。尤其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更应该慷慨一些,这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回馈。( N: @) ]9 T. Y5 g
财富无论以何种途径取得(当然是正当合法的途径,非法的这里不讨论),总是这个社会所给予的,那么自然应当以某种方式回馈给这个社会,而不应永远据为己有,或只留给自己的子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决定只留少数的钱财给自己的孩子,而把绝大部分财产用来建立基金会、做社会慈善事业,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大家仿效。成立慈善基金之类的大事或许一时做不了,但“援之以手”的小事是可以做一做的。家长的金钱观正确了,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有了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把金钱看得太重。心态端正了,反而会比较容易挣到钱。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家,都是精明的商人,却不是财迷。
; L& t( Q( p# }1 A4 z# ?( L3 O' o3 z第四点,《颜氏家训》告诉我们的是,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要做金钱的奴隶。主人和奴隶的区别很明显,就看谁驾驭谁。
, ` i0 k- r6 t* {被金钱奴役而作践自己或者铤而走险的人,我们都见过。大的道理暂且不谈,仅以“借钱”这个小问题为例,就可以看出面对金钱的心态。或许你也遇到过这样的朋友,他来吐苦水,事关他与别人的金钱往来,可能他是债主,为如何催债而寝食难安;可能他是负债者,为债主的一点眼风脸色而五内俱焚。无论怎么看,都让你觉得他们的生活被那笔钱给带歪了。试想,这种状态被其他家庭成员看在眼里会怎样?
9 S: N& m- |6 K' f颜之推以北齐的吏部侍郎房文烈为例,告诫世人要淡看财产。房文烈把房子借给别人住,许是遇到了难处,那人的奴婢把房子上的木料都拆下来当柴烧掉。整个房子快烧完了,房文烈也只是皱皱眉,不着一词。
5 D+ B/ \, F7 ^) b% b! R1 I) L以我个人为例,在钱财的处理问题上,我自己有一个原则,就是“借不望还,施不望报”,只要钱出了我的手,我就不指望它再回来。所以,如果有人向我借钱,而钱的数目太大,不是我所能损失的,我就宁可不借;但一经拿出,我就不再去想它了,绝不指望回报。明明损失不起,却又心不甘情不愿地借出去,借出去之后还念念不忘,还钱慢了就心生怨恨,在我看来,这是既折磨别人又折磨自己的极不明智的事情。尤其是送礼或资助,心心念念想着别人回报,而且最好是回报超出自己送出的,那跟做生意、买股票有什么区别?
3 S7 M) r& g+ x/ F" [& H$ V" R有句俗语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但如果是这种助法,那收获的就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了。借而望还,不如不借;施而望报,不如不施。
* f. \6 h' n4 v当然,无论是持家、理财或者帮助朋友、接济亲人、捐赠弱势人群,都应该把握“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尺度。也就是说,在帮助朋友、接济亲人、捐赠弱势人群时,要做到“施而不奢”:施舍要慷慨,但不可讲虚荣、装阔,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
X) T1 i: V% Q3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