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k5 ?, F- Y1 C- s# N6 D
(浙江日报记者 王婷)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从国际流行趋势来看,青少年是艾滋病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据统计,全世界25岁以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总感染者的50%。而在我国HIV感染者中,有近57%的人为20至29岁的年轻人,大学生便处于此年龄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具有较大的社会活动范围,加上思想尚不成熟,缺少对新生事物的识别判断能力等,极易受到艾滋病的威胁。 前不久发布的浙江人健康蓝皮书显示,大学生感染艾滋增长率高,2009年以来,学生感染艾滋病增长了137%。那么,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如何?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日前在杭州3个高教园区的3所大学展开了抽样调查。 调查组共调查了大学生275人,回收合格问卷268份。调查表设计了艾滋病基本知识、防治知识、认知态度、性行为状况、防治知识获取途径等五个方面共35个问项。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多数大学生对艾滋病一知半解。对哪些人群容易感染艾滋病,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等问题,受访大学生回答平均正确率为57.2%,其中得分最低的一题正确率仅为3.8%,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述艾滋病的防治要点。而且,71.8%的大学生在平时不会去主动获取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镇学生,掌握的艾滋病基础知识更为薄弱,来自农村大学生的艾滋病基础知识正确率为39.3%,城镇学生为46.9%。 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还存在一定认知局限,如对艾滋病感到恐惧、有抵触情绪的同学占64.7%。在大学生性行为安全领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有23.1%不愿意使用安全套。而在有性行为的同学中,17.9%的人从不使用安全套。 “虽然有不少健康教育让我们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但那些知识过于理论化,实用性不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某高校一名大四学生说,现在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最多来源于网络、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体。调查中,有72.3%的学生在最近半年内没有获得任何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学生们纷纷反映,自己有限的艾滋病知识主要是靠“自学成才”,学校很少提供有关艾滋病知识的讲座,大学生普遍渴望老师、医生、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给他们提供更权威的防艾知识,而不仅仅是从媒体那里得到一知半解的答案。 调查还发现,“谈艾色变”的现象在大学生中依然存在,不少学生把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误认为传播途径,增加了恐惧感。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与之相处的态度仍存在着明显偏差,他们虽然知道艾滋病病人应当被关爱,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关爱的含义。另外,也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同性恋是很时髦、很前卫的事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因此,强化大学生防艾理念刻不容缓。 % t0 ~/ K; Q2 A" _" m8 Q
|